
福州海关近日通报一起特大走私成品油案件。与公安、渔业等部门合作,捣毁了从境外油源组织到国内销售终端的全链条走私犯罪网络。抓获涉案走私船8艘,确认走私成品油19.32万吨(案值约164.6万元)。
查处走私成品油案值新台币逾16亿元
这是今年4月福建、浙江两省同步开展的打击海上走私成品油联合行动现场。福州海关、宁波海关缉私办会同公安机关,在走私团伙窝点、船厂、码头等地开展联合行动,抓获走私团伙。
福州海关稽查员蓝景熙走私局专案组:该团伙核心成员福建林某、浙江吴某和境外蔡某共同购买一艘千吨级长途油轮,装载国外柴油。我们通常将这种类型的船只称为“公共汽车”。
缉私官员表示,所谓“巴士”是指长期在公海航行的外国大型油轮。每艘船可运载数千吨至数万吨成品油。它是成品油走私网络的中心基地,就像一个浮动加油站。
组织走私分子利用公海上的“巴士”收集外国石油产品,然后利用运力不大的“微型巴士”或“小型巴士”进行三维沟通。这些“巴士”船只隐蔽、难以定位和主要在公海作业,使得执法部门很难跟踪和获取证据,这一直是打击成品油走私的一个挑战。
除了难以追查取证外,走私组织的资金联系也高度隐蔽。他们利用大额现金交易来隐藏资金流动。团伙成员保持单一通讯线路,在走私区、码头甚至船上都安装了监视设备,一旦出现麻烦迹象,行动就会停止。这些都对打击走私犯罪的执法和证据整合提出了新的挑战。
福州海关缉私局工作组主任委员陈全:我们将组织专案组深入调查,积极与检察机关沟通,明确取证标准和执法标准,为后续审讯移送打下坚实基础。
斗精oil 沿着链条走私
维护市场安全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侦查和监控,警方逐渐掌握了整个团伙的犯罪证据,查明了涉案人员和船只的动向,网络也到了关闭的时候了。
福建、浙江两省派出200多名警力,分成40多个行动小组,从陆地和海上开展行动。最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扣押涉案船只8艘。
走私不仅严重影响国内成品油的正常运行,更重要的是,这些走私成品油往往硫含量超标。劣质石油产品如果进入国内市场,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损坏车船发动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海上走私网络持续猖獗。他们改变了方法,例如禁用GPS定位、更改船名、在油罐中安装隔间以避免被发现,形成了从公共汽车到小公共汽车再到小公共汽车或小公共汽车的多层走私系统。
缉私部门对成品油走私始终保持高压“零容忍”立场。今天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加强重点领域巡查打压,重点打击集体走私犯罪,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市场秩序。